基础课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考研新闻>考研心得>基础课经验
全部 808 考研资讯 620 考研技巧 69 考研心得 94

考研英语学习经验

时间:2020-08-03   访问量:3806
在讲经验之前,我们需要有一个理智的认识:别人的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思辨能力。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考研基础课方面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到底哪些适合自己。

在临近考试的一个月前,网上开始冒出大量卖作文模板的贩子,打着各种情怀和旗号,有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转而研究考研英语文章写作的,一张 PDF仅需10元,有清华北大学霸一对一定制的高级万能模板,一套只要 580 元,有考研英语名师教你套用万能模板的视频课等等。为什么大家热衷于模板,因为图方便,认为别人花时间做的东西比自己靠谱,或者一开始就把时间和钱包交给了别人。那我问你:你考研是干嘛来了?学习就是一种交易吗?中医里有治疗万病的方子吗?这个路是你选的不应该是你一步一个脚印走吗?
有很多的人在逐渐被市场化的考研产业反复消费,把刚刚建立起来的为知识付费的先进思想转手卖给了下家,把考研理解为夺取高分考取名校的机械化作业。讽刺的是,我们嘴边还时常挂着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当时来了灵感后预测的“拖延症”,为了与其斗争,我毫不拖延地写了一篇范文,并做了修改,考场上写完这篇大作文只用了 10 分钟

英语初试的复习,一般认为总体上有三个部分:语法、单词、写作。
通常我们认为,在梳理考研语法后能对句子进行拆分合并,在记忆单词后能对每个句子进行完整的理解,这样就构成了看懂英语文章的核心。这种思路无可厚非,正常人都会如是想,从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我们就是这么学习的,但实践起来,效果却不理想,英语一全国平均分只在 48 分左右。

这个问题其实用中医思维很好解决,在面对一个复杂疾病(英语低分病)时,我们尽量不要逐个拆分攻破(分三步解决),落入表象的陷阱,在认真分析各个要素之后,我们发现可以四诊合参,从整体出发把握这些要素的特点,将其总结为一个个证型——词汇亏虚证、语法蒙窍证、写作不利证等等,各位会发现这不就是我们中医内科学的思维吗?但是,仅仅是对证下药是否又回到最初的起点了?或只是在认识过程上有些许差异而已?最终实施的治疗还是得背单词、分析句法。非也!不要忘了,中医还有一种凝练度更高的证——方证。我们可以根据某位同学的症状:词汇量少、语法不通、写作无货等,将其总结为一个方证——研读证。诊断即是治疗。
但是请注意,学习英语与治疗疾病不能等同,前者在时空上会放大拉长,产生各种偶然事件,从而影响最终结果。如果能理解方证是什么,这个过程便也好理解。

总而言之,研读真题文章是相对比较靠谱有用的方法。

在找到这个方法之前,我也是选择背单词,面对7000多词且多义的词汇书,我还是啃下来两遍。《恋练有词》前10单元至少读了10遍以上,发现到了5月左右还是只能记忆个6成。朱伟老师的讲课水平不错,也很生动,但我不得不放弃这本书。拿中医背诵方歌来讲,300 首的量如果不是经常背诵或使用、研究,很容易就忘,这其中还有歌诀押韵来辅助记忆。单词呢?只能反复背、反复记,或是借助艾宾浩斯图表抗遗忘,但本质问题是这个东西打心底不喜欢,大脑是排斥令人厌恶且孤立的信息的。单词,基本在考试前都要背,这是很恼火的事。

拆解文章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慢慢锻炼耐心吧

中间我问了很多英语成绩不错的同学,也尝试做了一些,总是不太适合自己。后来高中同学给我推荐了《于慧真题100篇》,她英语二考了83分,很优秀。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先接受思想再学,是一本主动挑选受众的书。其思想核心,如同我所理解的研读证,就是围绕真题文章来学习单词(主要是生词)、分析句法、练习写作和积累语料。大笨象博士(作者)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文章和具体语境下去记忆单词,把握单词多义项,学会找主干和修饰部分来理解句意。我认为这个方法是直接针对提高完整阅读能力去的,恰恰初试英语的考查几乎全部都要落实到你的阅读能力上去。完形填空是基于语法成分的分析辅以词义来选择,阅读理解40分不必多说,是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的升级版,新题型仍然基于理解文章脉络,翻译则是对句意的理解和中文水平的考查,写作的正确性亦是基于语法的正确性。如此看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才是当务之急,背单词,学语法应当是水到渠成之事。再拿中医类比,一个感冒患者,症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你当然知道这个疾病需要降温,需要抗炎,需要止疼,但更别忘了你的中医也不是白学的,不需要一个一个症状解除疾病才能痊愈,用一个简单的桂枝汤就能解决,何必要绕弯路呢?
花这么长的篇幅仅仅是为介绍作者的方法,原因在于很多同学难以理解他的做法,甚至在看到一些网上的负面评价后,产生这是传销套路的想法。也罢,只有慧眼才能识珠。

《23问23答》在公众号“笔笔图书”可以下载,仔细看看他的方法,我接下来讲几点使用这本书的注意事项:
1、语法一定要学懂,但不要钻牛角尖,能达到教初中生的程度就差不多;
2、真题练习一定要卡时间,让自己保持精神集中,轻度的干扰是正常的,要学会抗干扰;
3、真题的研读,如果奔70分去,阅读理解至少要32分,前30篇是一定要研读的;不要说自己时间不够,那是你的问题;
4、词汇分册不要拿来背,之前我犯过这个错误,浪费了不少时间;
5、至少全面分析拆解真题文章5篇,分析每个句子的结构成分,写下中文翻译,然后自己再对照全解分册验证修改;
6、并非使用这本书就能上70,关键看自己对其方法的理解和落实;
7、在模拟真题文章时不要记答案,请同学帮忙对,只标注错几个,直到能完整全对两次为止;
8、近5年真题的所有生词尽量全部记忆,重复率较高;
9、真正考试时,不要幻想认识所有单词,这不现实,注重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用语法结构来推理,一样能做出题;
10、关注每道题的正确率,了解自己的弱点和长处,体会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这个数字的帮助很大;
11、作文不要套模板,在平时研读中做一个摘抄本,提前背诵,并自己设定语境造句;
12、作文一定要动手写,要练字,买答题卡自己模拟写作;
13、后期研读完后要用近两年的真题完整模拟两次,严格计时,找出过程中种种不到位的细节,比如做题顺序的安排,中途三急怎么解决,周围出现干扰怎么化解,各部分提醒如何安排时间,整体时间是否充足等等;
14、在文章分析能力基本满足要求后,要开始分析题目选项,掌握基本解题技巧就可以,太多则容易误判;
15、一次研读时间在30分钟左右,建议一天至少3个小时,在8月底完成前30篇 至少10遍的研读,需要及时回头复习,别一股脑全做完30篇再从第一篇复习。
16、保持自己的复习节奏,没事别刷群消息,搞得自己紧张兮兮的。

分数不是王道,高分的同学不必骄傲,上了研究生大家又是同一起跑线,低分的同学不必自贬,真正带给人有用的东西是这个宝贵的过程,一心只想走捷径,用短短 2-3个月就想拿高分的同学,你可能到现在为止也没明白什么是考研。可以,你用各种技巧加上运气考上了 60,并觉得英语没拖后腿,有了一种死里逃生的侥幸,可到了研究生,也许你会更痛苦,你仍旧会在找捷径写论文,你仍旧想着花钱摆平,仍旧改变不了无法阅读英文文献的尴尬。研读习惯在结束考研后依旧要坚持下去,继续精进英语水平。

我不喜欢向人兜售考研焦虑,更不喜欢当一个无脑讲解员大谈考研之容易。高考完后,我们也许都后悔过,怪自己当初没尽全力,想着要在大学一展才华,努力拼搏,不曾想岁月如梭这句箴言是那么正确和无情。

大学,一晃眼就过去了,你学到了什么呢?

考研最大的收获不是录取通知书,是重新塑造的一个自己。改变一个曾经嘴巴快于脑子的自己,改变一个整日抱怨社会不公的自己,改变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自己,改变一个坐吃等死的自己,改变一个什么都不愿意改变的自己。上岸的同学,我为你感到高兴,真心地祝愿你在研究生阶段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中医之进步作出贡献;落榜的同学,不要难过,审视过去,整装出发。

上一篇:2019考研公共课复习经验教训

下一篇:22考研7大伪经验,你需要了解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