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专属考研方案,助你轻轻松松上岸
010-84715653
课程介绍
《艺术实践与教学转换课程》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本门课程由陈淑霞老师授课,学习期限为一学期。 课程宗旨 《艺术实践与教学转换》是基于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与美术教学经验开设的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强调从视觉文化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构建个人的艺术表现能力,拓展视觉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反思师范教学中艺术实践课程的目标和模式。 本课程的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包括造型技能、绘画表现力、绘画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作品分析表述能力、学习内容的概括提炼等)、团队协作能力(包括尊重他人成果、发挥个人特点等)。 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先向同学们传授绘画的基本理念,如点、线、面、色彩、结构、构图,然后带领同学们开展绘画基础的训练。在同学们对于绘画基础技能有一定认识之后,带领同学们去参观中央美术学院的各个艺术工作室,亲身感受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最后在陈淑霞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将自己艺术实践的经验与艺术理论知识融入到课例编写之中去,将自己对于艺术实践与艺术教育转换的观点形成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案。 课例的编写有如下要求: 一、以分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图文并茂。 二、以电脑Powerpoint形式完成。 三、课程设计要求:教学内容(介绍知识、作品。文字图片与作品分析相结合)、思考与交流、教学难点与建议的分析等。 四、对于教学案例的收集与展示。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选取不同的实践课题,诸如绘画技巧、画种应用、材料特性、语言转换等题目为课程单元。鼓励学生寻找适合与个人艺术发展的切入点,在开放与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体验艺术创造转换与整合过程。同时思考和开发作为素质教育的艺术实践课程的设计思路。 陈淑霞老师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石煜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油画系工作室 本课程强调以艺术感觉为先导。重点在于培养绘画基本造型能力,与此同时不忽视培养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作业以短期作业为主,长期作业为辅。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与风格,探索新的表现方法。 陈淑霞老师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石煜老师为大家讲解美院油画系发展历史 课程目标 ·学习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绘画造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拓展艺术思维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 ·了解艺术的不同风格与表现形式,能运用所掌握的造型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世界。 ·掌握绘画基础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绘画课程设计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课外美术活动的辅导工作。 任课教师 陈淑霞,1963年出生,女,浙江温州人,中国著名油画家。198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讲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4年作品《人体》组画参加“北京青年美展”,展出于中国美术馆。1985年作品《小木屋》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院展 ,并获奖。1988年丝网版画《自画像》、《早餐》等10幅参加“四人联展”,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画廊。1996年油画作品《白色依偎》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展出于中国美术馆;油画作品《泊光》参加“96中国当 代艺术展”,展出于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1997年油画作品《韶光》、《背影的关怀》参加亚洲艺术展,展出于孟加拉;油画作品《杯中 春色》参加“中国 艺术大展—当代油画艺术展”,展出于上海。1998年油画作品《银色约会》、《红色空间》,参加“世纪—女性”艺术 展,展出 于中国美术馆;油画作品《面对》、《镜中顾盼》、《红颜知己》和《白色依偎》参加“中国当代油画家联展”展出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参考书目 书名:《绘画基础》 作者:陈淑霞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下一篇:【教·课程】《艺术经济学研究》